全文內容
紫菜狀的污垢黏在剛洗好的衣服上,這畫面讓人看了就頭痛。
林先生家的Zanussi金章牌上置式洗衣機ZWQ71236SE出現了這個困擾。工人姐姐每次洗完衣服,衣物上都會黏著一些紫菜碎狀的污垢。明明是剛洗好的衣服,卻比洗之前更髒。
這部洗衣機其實一年內已經做過洗衣機清洗服務。按理說應該還算乾淨才對。但為什麼污垢又再次出現?
清洗專員上門時,林先生本人剛好不在家。林太太接待了清洗專員,詳細說明了最近的情況。
「最近工人姐姐洗完的東西出來都有些污漬黏在衣服上。」林太太一臉無奈地說。
經過了解後,清洗專員發現了問題的根源。原來林先生家裡有小朋友、大人、林先生的媽媽和工人姐姐。為了衛生考慮,每個人的衣服都要分開洗。
這個做法本來沒有問題。但問題出在執行方式上。
因為要分開洗,所以一天內洗衣機要運作很多次。每次洗的衣服量都比較少,可能只是一兩件衣服就開始洗。
少量衣服洗滌時,很多人會習慣性地倒入平常的洗衣液分量。結果就是洗衣液的濃度過高。
就像煮湯時水放少了但調味料照舊一樣。湯會變得鹹得要命。
過量的洗衣液在洗滌過程中無法完全溶解和沖洗乾淨。這些殘留的洗衣液會與衣物纖維、灰塵等混合,形成黏膩的污垢沉積在洗衣機內壁。
時間久了,這些污垢會重新黏附到衣服上。就像紫菜碎一樣的東西,看起來既髒又噁心。
清洗專員立即為林先生家的洗衣機進行深度清洗。
清洗過程中,內窺鏡檢查發現洗衣機內壁確實積累了不少黏膩的污垢。這些污垢呈暗色,質地黏稠,正是過量洗衣液長期積累的結果。
高濃度活性氧浸泡15分鐘後,這些頑固的污垢開始軟化。發泡促進劑的加入讓大量泡沫包圍每一寸內壁,開始分解這些黏膩的沉積物。
高壓水槍反覆沖洗時,可以看到大量混濁的污水流出。水的顏色由深變淺,說明污垢正在被徹底清除。
由於這部洗衣機還有門膠邊,清洗專員同時進行了門膠邊除霉服務。除霉啫喱滲透20分鐘後,門膠邊上的霉漬被完全清除。
整個清洗完成後,清洗專員向林太太解釋了污垢形成的原因。
「洗衣機每次放的衣物量太少,變相落多了洗衣液,容易將污垢黏在洗衣機上,令洗衣機很快污糟。」
清洗專員建議可以適當儲衣服,有足夠一機的量才開始洗衣服。這樣既可以減少洗衣機的使用次數,也能讓洗衣液的濃度保持在合適範圍內。
「少少就扔去洗衣機洗」確實方便,但長遠來看會讓洗衣機更容易積聚污垢。
根據這次清洗經驗,我們總結出幾個重要的洗衣機保養要點:
- 適當累積衣物到合理負載量才開始洗滌
- 根據衣物量調整洗衣液用量,避免過度使用
- 分開洗滌時注意每次的衣物量不要太少
- 定期進行洗衣機深度清洗,預防污垢積累
合理安排洗衣頻率,既能保持衣物清潔,也能延長洗衣機的清潔狀態。一舉兩得。
洗衣液的使用量其實很有講究。太少洗不乾淨,太多反而會帶來反效果。適量才是關鍵。
大家在日常使用洗衣機時,會否也遇到類似的情況?適當調整洗衣習慣,或許能讓洗衣機保持更長時間的清潔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