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文內容
洗完衣服,卻在衣物上看到一點點黑色碎屑,樣子有點像紫菜碎,心情會是怎樣?
客人這次找洗淨兵團做洗衣機清洗,就是因為這個情況愈來愈明顯,加上門膠邊一圈滿是霉斑,開始擔心衣物是否真的「洗乾淨」。
於是預約了上門為呢部 Siemens西門子 WP08R157HK 做上置式洗衣機清洗,連同門膠邊除霉。
清洗專員到達後,客人先再次講述情況:每次洗完衫,總會在衣服上黏着細小黑點,像一粒粒紫菜碎,很難用手一掃就掉,數量有時多有時少,但已經多到不敢再當「沒事」。這些黑點不是洗衣粉沒溶掉的樣子,更像從洗衣機裏面跑出來的污垢。
清洗專員走到洗衣機旁邊,準備檢查時,將手伸進去摸一摸內膽和滾筒表面,手指一滑過,就已經感覺到有一層黏黏的污垢黏在皮膚上。這種感覺,有點像用手摸到一層軟軟的污泥。從這個觸感大概可以判斷,內桶壁上藏着不少洗衣粉殘留、衣物纖維、皮屑等累積下來的污垢。若果這些東西在洗衣過程中被水沖走一部分,自然就會黏到衣服上,變成客人口中那種「紫菜碎」。
再仔細一看門口位置,門膠邊一圈也積滿了霉菌,深色的斑點一粒粒貼在邊緣。門膠邊本身就是比較容易藏水、藏洗衣液、藏微小纖維的位置,長期保持潮濕,不太通風,霉菌便會開始生長。時間一長,這些霉就會變成一圈非常礙眼的黑印,也可能影響到氣味和衛生感覺。
清洗專員和客人溝通後,雙方很快決定,這次要做的是一次完整的洗衣機內膽清洗,再加上門膠邊除霉處理,將可見和不太看得到的污垢一併處理好。這種情況下,只是用一般洗衣機清潔劑自己跑一次程序,往往難以真正清走深層污垢,尤其是已經能摸得出來的一層黏垢。
在正式開始清洗前,清洗專員先以內窺鏡伸進去檢查滾筒內部天衣無縫的位置。畫面所見,桶壁上附着的污垢呈片狀、帶點暗啡色,某些位置有積聚較厚,這種積層,正是日積月累的產物。大家平時看見的只是乾淨的不銹鋼外表,但在內膽和外桶之間、在孔洞邊緣,往往是污垢真正「躲藏」的地方。
接着,就開始無創清洗的程序。清洗專員在內膽注入高濃度活性氧溶液,讓它在滾筒內浸泡一段時間,目的是先將那一層黏在金屬上的陳年污垢軟化,同時幫忙殺滅細菌和黴菌。好像先把乾硬的污漬浸潤,等它變軟一點,才有機會被水流沖走。浸泡一段時間之後,再加入發泡促進劑,讓溶液起出大量細緻泡沫,這些泡沫會鑽進桶壁的細縫和孔洞裡,幫忙將藏在裏面的污垢一點點鬆開。
到達排水步驟時,污水開始放出來,水色明顯帶有深啡及混濁,裏面還帶着一些細碎的污點。這些,正是平時悄悄黏在內膽、看不見卻一直存在的髒東西。若沒有經過這樣的浸泡、發泡和排水,很多污垢只會不斷在內膽內循環,某一天就以「黑點」形式出現在衣物上。
排走第一輪污水後,清洗專員再以高壓水槍反覆沖洗內膽,用清水多次沖刷,邊沖邊排水,令軟化了的污垢可以被徹底帶走。這個步驟有點像替洗衣機「刷牙」,不只是在嘴巴裡含口水,而是用力度把卡在縫隙裡的東西沖出來。通常會重複沖洗至少兩次以上,直到排出來的水明顯變得比較清澈為止。
內膽清洗完成後,再用內窺鏡檢查一次,畫面上看到桶身比起一開始乾淨很多,原本一片片、點點的污垢已經不見,只剩下金屬表面本身的顏色。這樣的對比,也讓客人更放心,知道這次清洗不只是「做過程序」,而是真的將長期殘留的髒東西帶走。
內膽處理好之後,就輪到客人一開始特別提出的門膠邊除霉。清洗專員先用紙巾和布將門膠邊擦乾,盡量把表面的水分抹走,令待會上的除霉啫喱可以更好黏附在膠面。之後,把除霉啫喱均勻塗在有霉斑的範圍上,用手指隔着手套輕輕按壓和推開,讓啫喱能夠貼實在霉菌表面。
啫喱需要一段時間慢慢滲透,清洗專員在這段期間就處理其他收尾工作。約過了十多分鐘,再回來用紙巾把啫喱和已被分解的霉斑一併抹走。原本明顯的黑點在抹拭後明顯減少,膠邊顏色回復接近原來的乾淨狀態。當然,如果是已經侵蝕得太深的痕跡,顏色未必可以完全變回新的一樣,但可以去除的霉菌都已經被處理掉。
在清洗過程中,客人也走近來再問起另一個問題:洗衣機在脫水的時候,偶爾會有異響,聲音有點不安定,好像撞擊一樣。這個問題和清潔表面上沒有直接關係,但既然客人提出,清洗專員也順勢了解一下使用習慣。
客人分享,平時有時只會放幾件衣服進去洗,而且會放一粒洗衣球一起洗。這樣的用法聽起來好像很方便,量少,洗得更快,但原來正正是異響的源頭之一。
清洗專員向客人解釋,若每次只放少量衣物,滾筒在高速脫水時,衣物很容易集中在某一側,形成嚴重不平衡。簡單想像一下,如果只在旋轉中的籃子某一邊掛上一團濕衣服,整個籃子就會向那一邊偏,旋轉時就會出現明顯震動和拍打聲。這就是客人聽到的異響,很大機會來自負載不平均造成的震動。
另一方面,將很少衣服加上一粒洗衣球,也會帶來另一個問題。洗衣球本身的清潔劑濃度較高,若衣物太少,水量、衣物量相對不足以把大量泡沫「吃掉」,在滾動時反而會起出過多的泡沫。泡沫越多,越容易在桶內到處黏附,帶着污垢重新黏回衣物和桶壁上,久而久之令洗衣機更容易積垢。
從這次清洗經驗,我們歸納出以下避免洗衣機積垢和異響的要點:
- 每次洗衣時保持衣物量在適合範圍內,避免太少量衣物造成負載不平衡
- 根據實際衣物量調整洗衣產品的使用,避免濃度過高產生過多泡沫
- 定期檢查門膠邊是否有霉斑形成,及早處理防止擴散
- 留意衣物上是否出現不明黑點,這可能是內膽污垢的警號
- 如發現異響或震動加劇,檢查是否因衣物分佈不均造成
於是,客人一下子理解到原來一個看似很小的習慣,竟然會帶來兩個不利影響:一是令洗衣機在脫水時更容易出現噪音和震動;二是讓內膽更容易殘留污垢,令洗完的衣服出現黑點。當知道原因之後,就知道應該如何調整,例如每次洗衣時,盡量保持衣物量在適合範圍內,不要太少,又或者根據實際衣物量調整洗衣產品的使用。
當整個清洗流程和門膠邊除霉都完成後,客人再走近查看效果。眼前的內膽看起來乾淨明亮,門膠邊的霉斑明顯被清除,沒有之前那種一圈黑點的感覺。客人的反應可以看得出來相當放心,覺得之後再用這部洗衣機洗衫,心理上也舒服很多,不再需要擔心洗完衣服會沾上黑色碎屑。
從這個個案中,其實可以看到兩件事:一方面,洗衣機長期沒有做過深入清洗,內膽的污垢真的會累積到肉眼可見、甚至會「跑」到衣服上的程度;另一方面,日常一兩個看似方便的小習慣,例如只洗幾件衣服又用洗衣球,會慢慢令問題變得明顯。
洗衣機對很多家庭來說是每天、甚至一日用幾次的工具,但它本身也會「變髒」。當污垢開始用黑點、異味、霉斑的方式出現時,通常代表裡面已經累積了一段時間。若大家最近也留意到衣服上有不明黑點、洗完仍有奇怪味道,或者門膠邊開始一圈變黑,或許就是時候好好檢查和處理,讓洗衣機真正回復乾淨,衣物也洗得更安心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