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文內容
螢幕跳出E11,你以為只是小問題;實際上,往往是一些你看不到的小零件在拖後腿。這次的維修案,一條細細的氣喉就是元凶,卻把整台洗衣機的水位判讀搞得一團亂。
客人落單時已提到E11,而且排水正常。客服根據系統資料判斷,這類代碼多與入水流程相關,先把方向記錄好,再安排師傅上門。
到場先試入水。兩邊入水頭都順,速度很快,水流也穩定,這一步把入水供應的疑點剔除。
繼續觀察,水位升到過半仍不停止,隨即再跳出E11。這個現象指向另一邊:水位判斷環節。
師傅把洗衣機拉出來,拆開機頂,檢查水位感應掣、連接的氣喉,以及氣鼓。有兩種可能:感應掣本身失效,或中間傳壓的路徑漏氣。為了分辨,先把原有氣喉從水位感應掣脫出,套上自備的氣喉。一邊讓洗衣機入水,一邊輕輕向水位感應掣吹氣,模擬水壓變化,看看能否讓入水 Cut 停。
只需輕吹一下,入水立刻停止。這代表水位感應掣與電子板能正確反應,問題更傾向於連接的壓力路徑。再把客人的喉管取下來細看,發現氣喉有一個洞。結論很明確:水位感應掣氣喉穿孔,壓力傳不回去,電腦以為水位還沒到,就一直加水,最後報E11。
現場更換新的喉管。更換途中也了解使用情況:有時很多衣服一起洗,有時不到半桶就洗。這種忽多忽少,脫水時容易劇烈搖晃,內部震動久了會磨損喉管。師傅提醒,裝到約七至八成再開洗,運轉會穩定很多,也能減少氣喉再被磨穿的機會。
根據這次經驗,我們整理幾項建議:
- 先檢查水龍頭與濾網是否暢通,確認入水供應無問題。
- 如果出現入水不停或半缸後跳錯,別只看入水掣,要檢查水位感應系統與連接的氣喉。
- 避免長期不均衡裝載,盡量把衣物量控制在洗衣桶的七至八成,減少劇烈震動。
- 若洗衣機運轉時有異常震動或異音,及早請專業人員檢查,避免小洞變大故障擴大。
收尾測試再來一次:入水到位會準時停,接著啟動洗滌;排水、脫水流程也順利完成,E11沒有再出現。下次洗衣,是否也能把衣物分量調整到穩定的七至八成,讓洗衣機少受點累?